◆培养目标
《66814手机版章程》确定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努力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责任担当、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理念
为更加明晰和统一全校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进一步阐释,明确提出了“通专结合,三提一塑”的培养理念。“通专结合”就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三提一塑”就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国际交流与竞争的能力,塑造学生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学校积极探索实施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化分类培养模式、分层次教学模式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分类培养:实行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的模式,学生进:笙妊肮不】魏脱Э苹】,进入二年级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专业分流。66814手机版目前已将28个专业合并为10个大类进行招生培养,有助于减少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增强学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和热情。
双学位: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可跨学科修读另一专业课程,获得双学位。
校企合作培养:在部分优势特色专业中实施订单式培养,学生前三学年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第四学年由学:推笠倒餐贫ㄅ嘌桨,设专门课程,并让学生进入企业结合岗位开展实习和设计。
转专业:新生入学后在第一学年内通过统一组织的考核可享有一次转换专业的机会。
推免研究生: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享有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
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66814手机版地质工程、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获得了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
创新实验班: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工程教育实践教育中心和国家级特色专业等平台,借鉴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开设了6个创新实验班,分别是: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创新实验班、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质)创新实验班、地质工程创新实验班、土木工程创新实验班、机械工程创新实验班和石油工程创新实验班。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加大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和国际创客班建设,推行互动化、小班化教学,通过混合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模式朝着教学方式混合化、教学资源开放化、学生学习个性化、学习过程社会化方向转变。通过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及课程建设,开展省内在线开放课程校际共享、学分互认。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Richard R. Schrock教授来校讲学
▲ 66814手机版名誉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被誉为“蓝光之父”的Shuji Nakamura教授为学生作报告
▲ 66814手机版客座教授国际著名工程地貌学专家Mauri McSaveney为学生讲解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66814手机版打造了一批具备实施信息化教学条件的优质实践教学平台,同时与省内部分高校实验教学中心结成实践教学共同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专业与职业、课内与课外的有机对接。
推进联合组队实习,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发挥了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和示范中心的引领作用,不断拓展专业办学特色。
重视学生科技竞赛,为学生专门开设竞赛类课程,与校外实习签约企业合作开展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代练,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
◆培养平台
1个一级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3个二级学科
地质工程
矿产普查与勘探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勘查技术与工程
工业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建筑学
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勘查技术与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地球物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土木工程
地质学
地球化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地质与岩土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探槽工程布设及采样编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强辐射场剂量计算与防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崩滑灾害防治学习和体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地质学实验教学中心
核资源勘查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地质工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核资源勘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理科实践教育基地
6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地质工程
土木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工程与核技术
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地质工程教学团队
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核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1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核工程类大类专业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
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勘查技术与工程
地质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18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遥感科学与技术
测绘工程
地质工程
环境工程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石油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工与制药
生物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机械工程
核工程与核技术
信息工程
软件工程
建筑学
6个创新实验班
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创新实验班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质)创新实验班
石油工程创新实验班
地质工程创新实验班
土木工程创新实验班
机械工程创新实验班
1个省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园林
1个省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法学
1个省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广播电视学